安踏中底新材质——防弹流体材料
所属分类:行业资讯点击次数:2210 次发布日期:2020-11-25 14:34
除了抢眼的设计,KT6搭载的“3D FLOW”科技系统同样备受关注。该系统并不是传统的单一科技应用,主要由“3D HUG”稳定支撑模块、“CARBON FIBER”碳纤维抗扭&力传导模块、“SMART S.A.M+ALTI FLASH”智能吸震反弹模块以及山形水纹涟漪大底四大科技模块构成。
“3D HUG”稳定支撑模块由底面一体式的3D环绕TPU结构组成,主要提供前掌侧向支撑和后掌稳定功能。
配备X形碳板的CARBON FIBER碳纤维抗扭&力传导模块,是其抗扭转和灵活启动的关键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块碳板采用的是科思创的Maezio碳纤维复合材料。
“SMART S.A.M + ALTI FLASH”智能吸震反弹模块,本身就像一对“高山流水”般的天作之合。由防弹材料构成的“SMART S.A.M”智能分子吸震科技,能有效减少对脚踝及膝盖的冲击力,冲击量吸收达95.4%。“ALTI FLASH”则拥有高达70%的回弹率,能量反馈出色的同时,还具备良好的耐久度。
TPU(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)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碳纤维板也都有所了解,ALTI FLASH中底已经有资料显示是70%回弹率的EVA复合发泡材料,但关于“SMART S.A.M”智能分子吸震科技,了解的人可能就相对较少。
从安踏官方发布的资料来看,“SMART S.A.M”智能分子吸震科技采用流体防弹材料,冲击量吸收率达95.4%,就是鞋跟那一小块绿色的部件。
说到流体防弹材料,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,但如果说非牛顿流体,大多数人可能就懂了。没错,流体防弹材料就是非牛顿流体材料。
防弹衣的外部材质一般采用凯夫拉纤维(又叫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,芳纶1414)编织而成,而内里填充则采用非牛顿流体材料进行填充。
非牛顿流体是一种吃软不吃硬的材料,它的专业名字叫剪切增稠液(STF),在缓慢的外力作用下会呈现柔软、可变形的特点,可一旦遭遇高速高强的外力冲击,瞬间就会变成一种硬质材料。
经常做糕点的人可能会知道,用玉米淀粉加水可以做成非牛顿流体,但除此之外,非牛顿流体还可以用黏土、石灰岩、聚氯乙烯颗粒、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硼酸、聚氨酯弹性物质等材料做成,其分散相颗粒主要分为三种:天然矿物颗粒、可变形颗粒和人工合成颗粒。
目前商业化的非牛顿流体都是采用人工合成颗粒,人工合成颗粒配制的STF粒径均一、单分散性好、性质可控,比如D3O、P4U、ARS等。 安踏的这款流体防弹材料不是P4U材料。
说到P4U,不禁联想到在2018年12月份首次亮相的匹克态极中底科技,该中底科技通过将P4U材料与传统EVA材料结合在一起,通过复合发泡得到最终的态极中底材料,可以根据人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其自身的功能属性。非牛顿流体的材料成分、制备工艺可以有很大的不同。它可以是将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硼酸、白炭黑混合,混合好后加入二甲基硅油作为溶剂进行制备。
它也可以是将非挥发性液体介质和挥发性溶剂混合均匀后,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搅拌、分散以形成乳液,最后脱除乳液中挥发性溶剂来进行制备。
最后是鞋材发泡的材料,非牛顿流体除了可以和EVA混合发泡,还可以和PU(聚氨酯)以及其他弹性体进行复合发泡。
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分析,有补充的可以联系我们。
上一篇: PA10T的发展与应用